top of page

治疼痛不拉脖子、不電療創3億商機!生生優動如何打造出25家分身?(上)

一家物理治療所為何會在短短4年內擴張成為遍布全台的連鎖品牌?接下來計劃擴張到東南亞的生生優動,打中哪些市場需求?


文/吳佳珍/ 銀天下


「我之前五十肩痛了一兩年,甚至會麻到半夜沒辦法睡,」59歲的室內裝修公司負責人陳桂香餘悸猶存地說,「還好現在治療得差不多了!」


因為聽聞不少親友每次去健保診所都得花上大半天,而且復健很久還是沒起色,她選擇到自費物理治療所,「我寧願自費多花點錢,然後快點好!」


隨著法規開放、民眾願意付出更高價值,愈來愈多物理治療師脫離健保體系的醫院、復健科或骨科診所,自行開業設立自費物理治療所。


目前全台510間物理治療所中,只有29間是健保特約,僅佔6%,其他94%為自費,提供民眾健保以外的選項。


其中主打新型態物理治療,2020年成立的生生優動診所暨物理治療所,在短短4年內擴張規模到25間,含3間疼痛專科診所及22間物理治療所,成為全台最大連鎖品牌,一年服務高達10萬人次。


自費選項,填補健保未滿足的需求


生生優動成功的秘訣是什麼?


「我專門做健保滿足不了的部分,」專注自費醫療領域25年,梅科科技董事長暨生生優動品牌創辦人張偉弘表示,健保雖然涵蓋了基本醫療服務,但仍有未被滿足的缺口。

需求的缺口,來自現行健保給付「論量計酬」結構下的局限。


物理治療有3大範疇,徒手治療、運動治療、儀器治療,前兩者多為一對一,儀器治療則可一對多,作為輔助緩解症狀。物理治療師得同時面對多位病患,通常需藉由熱敷、電療、牽引(俗稱拉腰或拉脖子)等方式來服務較多人數,僅有短時間能進行徒手或運動治療。


如此一來,服務品質極有可能被犧牲,療效也不盡理想。為了做出市場區隔,生生優動採預約制,民眾不用耗時排隊,還有獨立診間以保有隱私,在完整時段接受物理治療師一對一的個別化評估,再對症下藥給予治療規劃和專屬運動處方。


雖然原先設定的目標受眾是有潛在疼痛問題的3大族群:銀髮族、運動族和上班族,尤其台灣正走向超高齡社會,長者必然是主要客群,張偉弘說,沒想到現在有三分之二是中壯年,很多人使用後,再買療程給高齡的爸媽。


生生優動的特點在於以物理治療為核心,整合「增生治療、徒手治療、運動治療」,讓疼痛科醫師、物理治療師、運動管理師成為黃金三角專業協作團隊,依個別需求共同規劃治療方案。


在急性發炎期,疼痛科醫師可透過注射增生劑,刺激身體軟組織(如韌帶、肌腱、關節軟骨)重啟修復能力,達到減緩疼痛。接著由物理治療師找到根本原因、評估處置,並與運動管理師一起為服務對象設計運動處方,持續改善身體功能。


「治療有感最重要。無感的話,客人就不會來了,」張偉弘指出自費醫療領域的最大關鍵,畢竟民眾選擇不同途徑,就是為了尋求更好的療效,期待自然更高。


6 次查看0 則留言

Comentarios


bottom of page